广州造“芯”加速!Fab厂大起底
【内容目录】
1.广州集成电路产业概况
2.广州Fab厂盘点
3.总结
【湾芯展推荐】本文涉及的Fab厂相关企业
广州集成电路产业概况
近年来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,广州以粤芯、奥松、增芯、芯粤能等制造企业为牵引,构建以黄埔区为核心的综合性半导体聚集区,增城区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、南沙区重点打造宽禁带半导体的“一核两极”产业格局以及“芯片设计—芯片制造—封装测试—终端应用”为一体的产业体系,集成电路产业链和生态体系愈发完善。2024年,广州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实现产值262.75亿元,同比增长7.19%。

广州Fab厂盘点
在《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22—2024年)》中明确了广州做强做大芯片制造业的任务——推动粤芯半导体二期、三期项目加快建设,支持加快建设高端模拟、数模混合芯片制造产线,拓宽模拟产品定制化工艺开发能力,快速扩充产能。支持本土整机、整车企业与芯片设计、制造企业合作,发展汽车用微控制单元、功率芯片、电源管理芯片、传感器、高性能数模转换芯片等车规级芯片和工业控制领域芯片。建设先进SOI(绝缘体上硅)工艺生产线,力争引进张江国家实验室,重点开展12英寸先进SOI工艺研发,推动与现有制造产线整合,建设FD-SOI(全耗尽绝缘体上硅)工艺研发线、RF-SOI(射频绝缘体上硅)工艺生产线。
粤芯:首个实现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平台
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(Guangzhou CanSemi Technology Inc),成立于2017年,位于广州市黄埔区,业务涵盖了12英寸混合信号、高压显示驱动、图像传感器、电源管理、功率分立器件(包括MOSF-ET、IGBT)等在内的晶圆代工服务,应用于物联网、汽车电子、人工智能及5G等创新应用的模拟芯片与分立器件的市场需求,是广东省首个实现量产的12英寸晶圆制造平台。
粤芯半导体先后于2019年及2021年相继实现一期、二期项目正式量产,2024年12月28日其12英寸晶圆三期项目正式通线。三期项目总投资162.5亿元,占地28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。三期采用先进的180-90nm制程技术,打造工业级和车规级模拟特色工艺平台,预计新增月产能4万片晶圆,达产产值约40亿元。据官方资料,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,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 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。
4月24日,粤芯半导体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,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,辅导券商为广发证券。
增芯: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
广州增芯科技有限公司(Guangzhou Zen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),成立于2021年,位于广州市增城区,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制造及研发设计服务,目前正在建设以传感器及配套专用ASIC芯片为主要产品的12英寸晶圆制造产线。
2024年6月,增芯举行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项目投产启动仪式。该项目位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,一期投资70亿元,建设月加工能力达2万片的12英寸MEMS制造生产线。
增芯科技有着国内首条、全球第二条的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,所生产的芯片将覆盖物联网、工业控制以及汽车电子等各领域。
芯粤能:专注于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
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,成立于2021年,位于广州市南沙自贸区,是一家面向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的碳化硅芯片制造和研发企业,产品主要包括碳化硅SBD/JBS、MOSFET、IGBT等功率器件,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工业电源、智能电网以及光伏发电等领域,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注于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制造的企业。
官方资料显示,芯粤能半导体在广州市南沙区拥有一座面向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的 SiC 功率芯片制造平台,占地面积 150 亩,建成后产能达到年产 24 万片 6 英寸和 24 万片 8 英寸的 SiC 晶圆芯片。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MPW shuttle、turnkey service、design service、mask service以及定制工艺开发等优质的 SiC 制造服务。
据广州日报报道,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是广东“强芯工程”重大项目,项目总投资额为75亿元,将建成年产24万片6英寸和24万片8英寸碳化硅晶圆芯片的生产能力。根据规划,2024年12月底,芯粤能一期产线投产,2025年开始二期产能建设,2026年实现一期、二期产能达产。目前,芯粤能车规级碳化硅芯片产线已经进入量产阶段。
奥松:MEMS半导体传感器芯片制造
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Guangzhou Aosong Electronic),成立于2003年,位于广州市开发区科学城,是应用MEMS半导体工艺技术生产传感器特色芯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也是MEMS领域集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封装测试、终端应用为一体的MEMS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(简称IDM)企业,拥有先进的MEMS半导体传感器特色芯片量产线,是国内领先的MEMS半导体传感器芯片制造企业,面向全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站式MEMS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。
2021年4月,奥松电子宣布计划在珠海设立子公司并筹建8英寸MEMS生产线。2023年2月,再次宣布将在重庆科学城建立MEMS传感器IDM产业基地,总投资高达35亿元,涵盖CMOS+MEMS特色工艺的研发与生产。2024年12月,奥松半导体的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产业基地项目FAB主厂房成功封顶。
重庆高新区融媒体中心报道,奥松半导体8英寸MEMS特色芯片IDM产业基地将于2025年中投产,项目包含8英寸MEMS特色传感器芯片量产线、智能传感器创新研发中心、车规级传感器可靠性检测中心、产学研科研中心及奥松半导体研发办公大楼等建设项目,可全面开展表面硅、体硅以及新工艺、新器件、新系统的研发和量产;具有MEMS压阻、压电、硅光、磁材料、MOX、微流控等相关工艺的研发和量产设备,大幅提升产品研发的成功率,可实现各类MEMS半导体传感器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无缝衔接。
锐立平芯:FD-SOI工艺代工厂
锐立平芯微电子(广州)有限责任公司,成立于2022年,位于广州市黄埔区,为采用FD-SOI平面工艺的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厂。锐立平芯以“推进FDSOI(Fully Depleted Silicon on Insulator,全耗尽型绝缘体上硅)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”为使命,聚焦于打造FDSOI特色工艺量产平台,持续创新,围绕 FDSOI 技术低功耗、高可靠、低成本等特点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专注先进逻辑及特色工艺解决方案,提供高质量FDSOI 技术平台服务,创新赋能汽车电子、移动通信、物联网、可穿戴设备等领域,打造世界级FDSOI集成电路制造基地,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“国家集成电路第三极”。
据悉,28 纳米节点以下集成电路先进工艺领域,传统的单栅平面 MOSFET 结构已不再适用,必须引入新的结构增强静电控制,来改善短沟道效应。在2000年前后,伯克利大学胡正明教授提出FD-SOI和FinFET(即鳍式场效应晶体管),作为 28 纳米以下节点器件结构的两大解决方案,这两个方案目前均已在产业界被证明行之有效,已应用于量产。但由于多种原因,FinFET占据目前市场主流位置。国际上仅格芯、三星、意法半导体等龙头厂商采用双技术路线方案,国内几乎无一家晶圆厂去发展FD-SOI工艺。
科创板日报报道,在14nm被国外限制的情况下,国产厂商可以通过22nm FD-SOI工艺来升级或替代相关技术需求。且FD-SOI在设计和制造成本上具有优势,开发周期更短——22nm FD-SOI工艺比14nm FinFET制程简单,光罩数减少12%左右,光罩成本减少35%,可以抵消SOI晶圆带来的成本增加。
结语
广州半导体晶圆代工正从“填补空白”迈向“差异化竞争”,在激烈的芯片代工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,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24年集成电路产业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.8%,模拟芯片、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23.7%、68.9%,产业不断向前发展。
*信息来源:半导体产业研究
*作者:深芯盟产业研究部林浩葵
*原标题:【晶圆制造】广州Fab厂一览
相关阅读

上一篇:美国断供,多家国产EDA厂商出手!>>